 琥珀黃 磚常會出現磚面燒焦起泡的狀況。原因是焙燒帶升溫太快,表層迅速熔融燒結,堵住了孔隙,內部還在進行的理化反應所產生的氣體無路可走,在磚面鼓成氣泡。因此,焙燒帶的升溫速度應低于40~70℃/h,尤其在坯體已達到900℃以上溫度時,繼續升溫的速度更低于20℃~30℃/h,以防磚面燒焦起泡。 石灰爆裂也是磚會出現的情況。原料中的石灰石焙燒后變成生石灰(CaO),出窯后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生成熟石灰(CaOH2O),體積劇烈膨脹而破壞磚體,叫石灰爆裂。磚壁薄,危害更大。為此,除要求原料中氧化鈣的含量應少于1~3%以下,還一定粉碎到粒徑小于2mm,以化整為零減輕危害。 焙燒磚時把燒結溫度提高到允許的燒成溫度,并充分保溫,使生成不溶的硅酸鈣。粒徑在0.85mm以下的氧化鈣顆粒在保持1000℃的一定時間內,將會完成一系列的化學反應,與二氧化硅化合生成硅酸鈣。但此時泥料的燒結溫度范圍的上限應高于1000℃,并充分保溫。 出窯后立即用水淋透,不等其吸水膨脹即已變成石灰漿而被沖走,避免危害。 除了確保焙燒溫度及保溫時間外,還應注意封好窯門、強化外火,碼窯時注意下稀上密、中稀邊密以及不可近打窯門,杜絕哈風漏氣。還應注意坯垛和窯墻的間隙,應小于8cm,并嚴防窯車接頭及沙封漏氣。
|